猫咪食物中毒可致死!一定要了解肝的解毒机制

日期:2022/11/21 14:42:12
人气:323

据媒体报道,某品牌猫粮被爆致上百只猫咪死亡,截至4月12日下午,已有132个家庭的269只猫咪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其中抢救无效死亡的猫咪有107只,重症治疗的有80只,中度症状36只,轻度症状32只。发病表现为尿血尿闭,大小便失禁,胰腺炎,肝脏指标严重异常。目前事件热度居高不下,品牌方宣布回收多批次宠粮,事件真相仍在调查中。

宠粮与宠物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合格的宠粮能保证宠物的健康,问题宠粮轻则导致营养不良,重则危害健康。受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局势影响,全球供应链遭到巨大冲击,自2022年1月以来,饲料原料价格高企,而成本往往是制造商考虑的一个重要部分,宠物粮食更容易发生质量问题。

宠物不同于野生动物,宠物的生存因素大多数是人类主导的,除了警惕食物中毒,养猫家庭还要注意避免植物中毒和杀虫剂中毒已知对猫存在毒性的毒物包括但不限于:黄曲霉毒素、菊酯类驱虫剂、植物中毒、酚类物质、干洗液、磷化锌等。


常见的环境毒物

黄曲霉毒素中毒

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及致癌性,常出现在霉变的食物中。动物在摄入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中毒,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全身性出血和肝脏功能受损、神经障碍为特征,长期小剂量的摄入还有致癌作用动物表现为食欲丧失、共济失调、颈肌痉挛、角弓反张、呻吟、急性死亡部分表现为嗜睡、食欲减少、渴欲增加、张口呼吸、尿酱色、拉酱色或血色稀粪。角膜、腹部或腋下出现黄疸,后期全身皮肤都有黄疸。剖检见肝脏呈金黄色肿大,有黄豆大的淡黄色结节,肺表面及胸腹腔浆膜上有数量大小不等的淡黄色结节,结节稍柔软而有弹性,切开时内容物呈干酪样,整个胃底腺及肠道出血溃烂,胆囊充盈,肾肿大充血出血。

植物中毒

虽然临床症状取决于摄入的植物类型,但大多数植物均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口腔刺激、流涎、腹泻,特别是呕吐。有些植物可产生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症状或呼吸抑制。下面列举几种常见植物可引起中毒的症状:

百合属的植物会导致急性肾衰,摄入后3h内呕吐、沉郁、昏睡及厌食,之后在12~24h内开始肾衰,一般与1~5d后表现为无尿、脱水及死亡。

铃兰、高凉菜、夹竹桃、毛地黄属植物均会导致出现强心苷类中毒,临床症状以先出现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之后出现心动过缓及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共济失调、震颤、突然死亡。

苏铁棕榈、大泽米、泽米均会导致肝脏衰竭,同时具有神经毒素,出现严重而快速的呕吐,腹泻,可能出现共济失调,昏迷或抽搐,最后发生致死性肝坏死。

除虫剂中毒

除虫菊酯是常见家用驱蚊产品的主要成分,除虫菊酷和拟除虫菊醋对大多数哺乳动物没有毒性,但猫降解这些物质的能力比其他动物低。

昏睡及唾液分泌增多是最轻微的临床症状。中毒可演变成共济失调、颤抖、兴奋过度、方向迷失、体温降低、瞳孔散大、呕吐、腹泻、抽擂及罕见情况下的死亡。暴露后3-48h的任何时间均可出现临床症状。




毒素无孔不入,但动物机体的解毒系统可以通过代谢系统将毒素排出体外,减少毒素对动物机体造成伤害,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肝脏的解毒系统,无论是经口摄入的毒素或是呼吸道等其他途径摄入的毒素,最终会入血对机体进行破坏,肝脏通过门静脉收集及首过效应,形成机体解毒的第一道防线。这里就要提到肝脏的解毒机制,Ⅰ相解毒和Ⅱ相解毒。


肝脏解毒机制

内源性毒素和外来物质大多是由解毒过程Ⅰ和/或Ⅱ相解毒(通常情况下两者都有),及各阶段多种酶等物质代谢产生(见下图)。Ⅰ相解毒将脂溶性毒素变为水溶性,可让机体更容易排出,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物质会变得更具有生物活性及潜在毒性,存在自由基的生成和氧化应激。第一阶段的反应是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来改变物质,而在Ⅱ相解毒阶段则会通过氨基酸等共轭结合中间代谢物,将毒素排出体外。其步骤通常彼此依赖,共同作用,但也会独自完成解毒任务。此外,解毒功能还受到饮食、基因、接触毒素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肝脏的I相解毒、II相解毒机制

当机体内存在毒素,无论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都会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转化,参与肝脏Ⅰ相解毒的酶是细胞色素P450酶(即CYP1、2、3),大部分的酶都需要通过氧化、还原或者水解这三个进程之一进行催化反应。CYP1家族的成员主要负责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芳香胺和其他致癌物的生物活化,同时也参与雌激素的代谢。CYP2是一个具有多样化的大家族,包含着数量最多的酶系。CYP3则是主要参与药物代谢,约有50%的临床药物都会被CYP3A4代谢掉。

肝脏II相解毒通常会增加底物的水溶性和分子量,从而更容易从体内排出。I相解毒的氧化反应能够产生或者暴露共轭位点,一旦结合II相阶段的底物就会变得更具有亲水性,但通常会需要一个载体进入到胆汁或者肝窦状小管血供。但一般来说,II相酶的诱导要比I相弱的多,通常是个体间的活性存在较大差异。除此之外,常见的几个多态性对临床有重要影响。

第二阶段肝脏的II相解毒反应类型,包括:葡萄糖醛酸化(UGT)、硫化作用、谷胱甘肽结合、谷胱甘肽转硫酶、乙酰化作用(NAT)、醌还原酶、环氧化物水解酶、N-甲基化/O-甲基化/或S-甲基化和氨基酸结合作用。多数营养干预会把支持第二阶段的反应作为目标,其原因是可依赖于提供的底物。但是第二阶段的反应不足会造成有害活性中间物的积累。

I相解毒中抗氧化性的重要性

Ⅰ相解毒是肝脏解毒的第一步,可以将脂溶性毒素变为水溶性,可让机体更容易排出,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物质会变得更具有生物活性及潜在毒性,存在自由基的生成和氧化应激。当氧化、还原或者水解、水合反应不完全,出现氧化应激的情况时,中间产物自由基会大量生成,对肝脏组织进行二次损伤。所以抗氧化物质在肝脏解毒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养肝保肝,首选派甘宝

派甘宝是西班牙进口品牌凯塔斯的明星产品。分子活化(MAT)是凯塔斯的核心技术,具有强效抗氧化、提高生物活性、降低机体对活性营养物质需求的浓度、无副作用的特点。经分子活化后,抗氧化物质在各种疾病治疗方面显示更强大的功效。

BRUNSWICK LABORATORIES,MA, USA.美国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数据,每毫升派甘宝具有11587.95单位抗氧化性,是记录在案的最大抗氧化值。(抗氧化能力国际标准ORAC单位,提示氧化自由基的吸收能力)

30毫升派甘宝即相当于134公斤香蕉、28.5公斤柠檬或7.5公斤蓝莓的抗氧化能力。

抗氧化剂通过电子捐赠的方式,向自由基捐赠电子,从而清除自由基。在临床使用中,派甘宝在肝病治疗、解毒、慢性病恢复期、预防性保肝等多个应用场景均有良好表现与功效,用于日常保健,还具有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西班牙原装进口,三十年品质见证,养肝护肝保肝,用派甘宝!


人人人宠

广东众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温氏大华农旗下公司

 · Animal Care · 





本文网址:http://gdzcswkj.com/show.asp?id=28
上一篇: 凯塔斯丨诺奖专家技术新品“持证上岗”!
下一篇: 角膜疾病经久不愈?前沿技术让你不再烦恼